2019年11月15日,紫光集团宣布任命前尔必达公司首席执行官坂本幸雄为高级副总裁,同时担任紫光日本分公司CEO。这个决定标志着坂本幸雄在经历了长时间的低谷后,选择加入中国科技巨头紫光集团,重新出发。
当年,随着美国美光公司与韩国三星的联合围攻,尔必达的命运急转直下。在此背景下,年逾古稀的坂本幸雄做出了一个关键的决定——接受紫光的邀请,担任高管,并帮助紫光设立日本设计中心。坂本幸雄自己曾坦言,这一选择源于他不愿作为失败者结束人生,而是希望以自己的方式为事业画上句号。也正因为这一句话,他的选择被外界解读为对美韩两国半导体联合“复仇”的举动。
那么,坂本幸雄究竟是谁?为何他会与美韩两国结下深仇,最终不惜在古稀之年投身中国半导体事业?
半导体行业的多方历练,坐拥日本芯片产业的半壁江山
展开剩余85%坂本幸雄于1948年出生在日本的坂本县,来自一个普通家庭。由于家境尚可,年轻时的坂本对电子产品有着浓厚兴趣,尤其对家中电视机有着无尽的好奇心。小时候,他便拆解过多次家具,尤其是自己钟爱的电视机。一次趁家里换家具的机会,坂本幸雄拆开电视机,却并未找到他想象中的“电视中的小人”,而是满目零件和一个不起眼的芯片。
这一场景深深困扰了年轻的坂本,他不理解,为什么电视屏幕里能看到人,而电视机内部却只有零件?这个问题,他不断向父母和老师寻求答案,但都没有得到一个清晰的解释。年少的坂本,带着强烈的求知欲,渐渐长大,走向了体育院校,并在大学毕业后,顺利进入德州仪器的日本分公司,开始接触半导体行业。
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日本半导体产业,得益于战后经济复苏和美国的支持,正处于飞速发展之中。德州仪器作为美国企业,也为坂本幸雄提供了与技术人员交流的机会。通过与技术团队的深入探讨,坂本不仅掌握了半导体行业的基本原理,还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凭借出色的能力和敏锐的洞察力,坂本很快被提拔为副社长,并成功带领团队实现了业绩的飞跃。
随着他在德州仪器的崭露头角,坂本幸雄被日本本土企业神户制钢相中,并提出了优厚的待遇。坂本幸雄深知日本半导体产业当时的现状,并希望能为日本的半导体产业贡献力量。因此,他决定跳槽,加入神户制钢公司。
在神户制钢,坂本幸雄迅速提出了具有前瞻性的销售策略,他认为,凭借神户制钢作为日本本土企业的优势,加上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全可以通过降低价格,提高市场竞争力。此举得到了董事会的认可,神户制钢的半导体产品逐步脱颖而出,成为三菱、东芝等大公司重要的供应商。
坂本的声誉不断上升,最终,他接受了联日半导体的邀请,担任重要职位,领导其芯片市场运营,并取得了显著成绩。那时,他被誉为“日本半导体教父”,成为行业的传奇人物。
日本芯片产业的崛起与美国的打压
自20世纪80年代起,日本本土的半导体产业逐渐崭露头角,成为全球存储型芯片的生产大国。日本储存芯片的技术和生产能力使得美国企业不得不转变战略,避开与日本的直接竞争。到1986年,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已经占据了全球市场的45%。不仅如此,日本的技术发展也迫使美国企业在技术上节节败退。
然而,这样的强势崛起并未得到美国的善意。美国政府通过经济手段施加压力,迫使日本签订了广场协议,压低日元价值,严重打击了日本的经济。与此同时,美国的半导体企业联合起来,控诉日本企业进行不正当的贸易倾销。最终,美国政府在日本的半导体产业上强行签订了《美日半导体协议》,对日本的芯片产业进行了严格限制。
日本的半导体产业在国内的强大支持下,迅速崛起,然而,美国的制裁和经济打压让日本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遭遇严重挑战。最终,为了应对这些外部压力,日本政府决定将存储芯片产业整合起来,成立了尔必达公司。
坂本幸雄的尔必达之路
1999年,尔必达公司正式成立,由日立、三菱和NEC联合重组而成。坂本幸雄的加盟被视为尔必达重振的希望。上任后,坂本迅速筹集了1700亿日元的资金,帮助尔必达恢复生产,并成功将市场份额提升至16%。本以为尔必达会迎来新的发展高峰,但内部分裂和外部竞争却最终将其拖入深渊。
尔必达成立后的最大挑战来自公司内部的权力斗争。日立、三菱和NEC的股东各自为政,导致公司的决策和利益分配上屡屡出现分歧,进一步加剧了内耗。此外,尽管坂本通过资金注入和战略调整,推动了尔必达的短期复苏,但外部的压力,尤其是三星的迅猛崛起,使得尔必达始终未能稳固市场地位。
尔必达的生产模式过于依赖大规模低价生产,而高昂的生产成本和低利润率使得它难以应对市场的变化。最终,在全球存储型芯片价格暴跌和需求下降的双重打击下,尔必达开始走向破产。
坂本幸雄的转折与复仇之路
尔必达的失败标志着日本半导体产业的衰退,也成为坂本幸雄职业生涯的转折点。尽管在尔必达的复兴之路上付出了巨大努力,但面对美韩联合的压力以及市场环境的恶化,坂本最终未能逆转乾坤。尔必达的倒闭,也意味着日本芯片产业的落寞。
在尔必达破产之后,坂本幸雄选择了投身中国半导体行业,并接受了紫光集团的邀请。年过古稀的他,带着对美韩联手压制日本半导体行业的不甘,决定在中国重新开始,推动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对于坂本来说,这不仅是一次事业的重生,更是一次复仇的机会。
结语
坂本幸雄作为日本半导体行业的传奇人物,其一生几乎见证了日本芯片产业的崛起与衰落。虽然他被称为“日本芯片教父”,但坂本幸雄终究不是一个技术型人物,而是一个具有极高商业嗅觉的经营者。他的成功与失败,不仅是个人的经历,更是日本半导体产业命运的缩影。
如今,坂本幸雄选择前往中国,成为中国半导体行业的重要力量。他的经历不仅为中国芯片产业带来了新的机遇,也为全球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希望坂本能够在中国的半导体行业中实现自己未竟的梦想,也期待中国芯片产业在他的帮助下快速崛起,迎头赶上全球竞争。
发布于:天津市配资平台代理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